师资队伍

  • 王帅

    专业:电气工程

    邮箱:namewangs@tju.edu.cn

    办公地址: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58教学楼406办公室

    职称: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概况】

王帅,河北沧州人,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5年获得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23年获得天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储能安全与运维、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主持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构网储能),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储能安全),天津市自然基金-青年b类1项(新型电力系统与人工智能),担任天津大学-西瑞控制储能技术联合研究院首批项目负责人,主持校企联合研发“储能并离网快速切换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依托科研项目成果,指导本科生获天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产业赛道金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论文4篇),参与并完成国家电网总部、蒙西电网、南方电网等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Applied Energy、Energy等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储能技术分会副秘书长。欢迎具备储能、电气、AI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推免或报考硕士研究生,本人具有储能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与能源动力(专业型硕士)独立指导资格与每年稳定招生名额。

【教育背景】

2018年9月 至 2023年8月 天津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博士) 导师:李斌 教授 2015年9月 至 2018年6月 太原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保送) 导师:杜欣慧 教授 2011年9月 至 2015年6月 太原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首届工科实验班)

【学术经历】

2023年9月 至 今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讲授课程】

《控制原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核心必修课

【教学成果】

指导2023级跨专业(储能科学、应用数学、环境工程)本科生团队5人完成题为“不同工况下基于PSO的电池性能状态评估方法”校级大创项目1项 指导2022级储能专业本科生2人完成题为“储能并离网快速切换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天大国家储能平台特色课程(储能创客C)1项 指导2021级电气专业本科生1人毕业设计,邀请西安西瑞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王海吉担任企业导师,毕业论文被评为天津大学“新工科”优秀毕业论文 指导学生作品《闪电卫士-高精度预测型电源快速切换装置》,荣获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天津赛区产业赛道金奖

【研究方向】

1、储能安全与运维技术 2、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学术兼职】

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储能技术分会副秘书长; 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Applied Energy、Energy等国际顶级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及成果】

1 2025-2029,多类构网型设备接入下省级送端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示范工程,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120万 2 2025-2027,风火打捆区域电网多维度数据驱动的自动发电控制协调机制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B类,项目负责人,6万 3 2025-2026 电化学储能电站直流侧多层级保护集成技术研究,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负责人,15万 4 2024-2025 储能并离网快速切换及PMS储能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天大-西瑞储能技术联合研究院科技攻关项目,项目负责人,100万 5 2024-2025 基于主动支撑型控制策略的柔直换流器等值模型研究,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48.8万

【代表性论著】

[1] Guanzheng Li, Bin Li*, Shuai Wang*, et al. A Fast Model-fre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nternal Short Circuit Resistance in Lithium-ion Batt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40(3): 4557-4568. (中科院一区top, IF=6.9, 共同通讯作者) [2] Guanzheng Li, Bin Li*, Shuai Wang*, Qiujiang Dong, and Xiaopeng Han., A Fast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Internal Short Circuit Resistance in Lithium-ion Battery Based on Voltage Drop [J/OL].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2025. (中科院一区top, IF=8.9, 共同通讯作者) [3] Botong Li, Guanghui Zheng, Qing Zhong, Shuai Wang*, Bin Li. Analysis of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Asymmetric Fault Current in Offshore Wind Power System Based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e Decoupling Control[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25, 19(1): e70081. (JCR三区, 中科院四区, IF=2.3, 唯一通讯作者) [4] Shuai Wang, Bin Li*, Guanzheng Li, Botong Li, Hongbo Li, Kui Jiao, Chengshan Wa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data-driven methods for wind power prediction and AG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wind–thermal bundled power systems [J]. Energy and AI, 2024, 16: 100336. (JCR一区, IF=10.6, 唯一第一作者) [5] Botong Li, Jianing Li, Shuai Wang*, et al. Single-ended protection method of double-ended weak-infeed AC tie-line based on opposite-side voltage consistency analysis[J]. Energy Reports, 2024, 12: 1109-1120. (JCR二区, 中科院三区, IF=5, 唯一通讯作者) [6] Bin Li, Shuai Wang*, Botong Li*, et al. Optim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rmal AGC Unit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 Analysis [J]. Applied Energy, 2023, 339: 120994. (中科院一区top, IF=10.4, 共同通讯作者) [7] Shuai Wang, Bin Li*, Guanzheng Li, et al. Short-term wind power predic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data cleaning and feature reconfiguration [J]. Applied Energy, 2021, 292: 116851. (中科院一区top, IF=10.4, 唯一第一作者) [8] 王帅*, 杜欣慧, 姚宏民, 王凤萍. 面向含多种用户类型的负荷曲线聚类研究 [J]. 电网技术, 2018, 42(10): 3401-3412. (EI期刊, 唯一第一/通讯作者) [9] 王帅*, 杜欣慧, 姚宏民.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优化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J]. 现代电子技术, 2018, 41(20): 141-145+149.(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唯一第一/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