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 王一振

    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

    邮箱:yizhen.wang@tju.edu.c

    办公地址:天津大学26教学楼D335办公室

    职称: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概况】

王一振,河南省太康县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0年获得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储能、柔性直流技术、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等。IEEE PES电力系统运行、规划与经济技术委员会(中国)大电网运行常务理事、能源发展与发电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电源协会常务理事,兼职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学术副院长、河北省新能源场群智慧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发表高水平中文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电力公司等横向项目若干,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欢迎具备电气工程、自动化、储能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推免或者报考本人的硕博士研究生。

【教育背景】

2013年9月 至 2017年7月 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 导师:韩英铎 院士 2010年9月 至 2013年7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气工程专业(硕士) 导师:马世英 教高 2006年9月 至 2010年7月 天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士)

【学术经历】

2023年6月 至 今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 副教授 2020年4月 至 今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2017年7月 至 2020年4月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 讲师 2017年7月 至 2020年4月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 博士后 导师:王成山 院士

【讲授课程】

储能系统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成果】

指导的研究生全部进入国家电网或者高校工作,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方向】

1、储能应用 2、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

【学术兼职】

2025--,SCI期刊《High Voltage》、Associate Editor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学术副院长、储能学院副院长 2024--,河北省新能源场群智慧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IEEE PES电力系统运行、规划与经济技术委员会(中国)大电网运行常务理事、能源发展与发电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稳定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科研项目及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的主要国家级项目有 1 2025-2029 规模化储能与源-网-荷系统动态协同风险预防与稳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60万 2 2024-2027 紧急工况下混合储能系统主动支撑电网频率/电压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11万 3 2023-2026 川藏铁路双边供电牵引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50万 4 2024-2027 海上风电多端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稳定机理及高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 50万,(直接) 5 2023-2026 新型电力系统惯量-功率-频率多时空耦合机理与广域协调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课题 85万,(直接) 6 2019-2021 基于MMC的中压直流配电网稳定控制与故障穿越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8万,(直接) 7 2018-2021 多换流器并网及多电压等级直流配用电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33万

【代表性论著】

1 Optimizing wind turbine integration in microgrids through enhanced multi-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and micro-resources for enhanced stabilit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4,444: 140965. 2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DC Voltage Dynamics Based on a Practical Reduced-Order Model of Droop-Controlled VSC-MTDC System in DC Voltage Control Timescale[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24,39(2): 1031-1039. 3 A Mode-switching strategy of droop control for VSC-MTDC systems considering maximum DC voltage regulation capability[J];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4,10(3):903-912. 4 Adaptive Reference Power Based Voltage Droop Control for VSC-MTDC Systems[J];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23,11(1): 381-3889. 5 DC Voltage Deviation-dependent Voltage Droop Control Method for VSC-MTDC Systems Under Large Disturbances[J].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2020,14(5): 891-896. 6 Equal Loading Rate Based Master–Slave Voltage Control for VSC Based DC Distribution Systems [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20,35(5): 2252-2259. 7 A Practical DC Fault Ride-Through Method for MMC based MVDC Distribution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20,34(1):169-176. 8 Cacaded Droop and Inverse Droop Regulation for Two-Layer Coordinated Power Flow Control in Series-Connected Power Cell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21, 68(8):6939-6951. 9 Cost-Effective Islanded Electrical System with Decentralized Interleaving PWM for Converter Harmonic Reduc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20, 67(10):8472-8483. 10 A Novel Method to Determine Droop Coefficients of DC Voltage Control for VSC-MTDC System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20,35(5): 2196-2211. 11 表征柔性直流电网电压动态特性的降阶小扰动稳定模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4, 44 (19): 7593-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