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教师穆云飞荣获“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教工)”称号

2023-05-16

5月13日

在天津大学第二十九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评选活动中

自动化学院教师穆云飞

荣获

“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教工)”称号



  穆云飞,自动化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和智能车网互动,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任2023年IEEE PES Day中国区大使,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


个人事迹


  坚守本科教学一线,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穆云飞教授以课程思政为主线,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融合,知识与实践融合,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精神。根据电力科技前沿修编课程内容,将综合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引导学生聚焦能源领域“卡脖子难题”。如基于电力大数据应用需求,指导本科生开发的“基于负荷特征库的配电网业扩辅助决策系统”,获天津大学挑战杯特等奖,应用于实际电网工程。作为核心成员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等。



  坚持跨学科与校企联培,研究生创新成果丰硕。穆云飞教授与跨学科教师在综合能源领域开展学生联培,产出了多能协同灵活性、多能虚拟储能系统等技术。指导研究生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3篇论文分别入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领跑者F5000,《中国电机工程学报》高影响力论文;指导研究生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授权30余项,含美国专利1项;指导研究生研发的Cloud-edge collaborated intelligent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guidance system (EVCGS),获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奖,作为优秀指导教师之一指导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将虚拟储能技术植入近零能耗建筑R-CELLS,获团体总分、能源能效等6项第一;指导学生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学金。入选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作为核心成员获天津市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多项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指导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近零能耗建筑R-CELLS



  坚守电力能源科研一线。突破了人“多能耦合安全性分析和多能源协调控制”关键技术。主持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连续2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在学术会议做报告30余次。穆云飞教授的成果获广泛工程应用,降低了变电站重过载率,提升了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出的“多能源协同调控技术”大幅提升了示范区域电压合格率;提出的“柔性负荷可调潜力量化与协调控制技术”在华北电采暖示范工程应用,实现集群电采暖负荷精准跟踪电网指令。

▲汇报光储充检一体化城市大型充电站关键技术成果


▲受邀在马尼拉做APEC微网云平台报告



  学科和社会服务是科研人员的光荣使命,穆云飞教授通过主流媒体传播电力能源领域科学观点。担任IEEE PES Day中国区大使,为IEEE PES Day中国区活动出谋划策;疫情期间,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大讲堂专家普及综合能源服务技术,为《综合能源服务百家实践案例集》做序;面向行业开展20余次技术讲座。

  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APEC经济体微网项目,以及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的研究工作,受邀在马尼拉做APEC微网云平台报告,参与能源互联网领域4项技术标准编制;担任多个SCI期刊副主编或编委,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多个分委会委员。

▲作为IEEE PES Day中国区大使



  穆云飞教授担任智能电网实验室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成员成功申报获批了微网与智能配电系统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智慧能源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中英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并任上述平台常务副主任或负责人;参与了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在学科评估、实验室及基地申报、学科建设等领域做出了贡献,获自动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工,教工先锋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