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单位概况

单位简介

  储能是新兴产业、国家战略。天津大学作为首批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三所高校之一,贯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方针,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依托新工科建设优势,整合高校和产业优质资源,推动储能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努力建设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三位一体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储能平台”),为国家培养未来能够引领储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和科学家。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2022年6月正式成立,项目投资总额为41655万元,集成电化学、新材料、氢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经济与政策领域的优势力量,首批建设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与应用、储能装备与系统、储能安全与运维和储能经济与政策五个研究中心,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第56教学楼为核心功能区,结合化工学院、材料学院、机械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改造建设。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平台2021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并已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22年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培育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开展储能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完备的课程体系,有力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2022年9月,天津大学获批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高校,全国仅10所;“储能技术”也获批天津大学首批建设的6个校级学科交叉分中心之一。平台突破现有专业、学院、行业的限制,现已形成以金东寒院士、王成山院士、赵天寿院士3名院士为带头人、2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40余名国家级青年人才领衔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覆盖了储能的全环节和全链条。

  国家储能平台聚焦“两性一度”,坚持选拔、培养、评价、保障全方位谋划,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全要素改革,构建具有天大特色的储能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作为校内交叉创新的“策源高地”,平台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以储能学科专业为主体(1),校内各优势学科为支撑(N),联合储能行业龙头企业(X),将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1+N+X”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增加学生早实践、多实践、高水平实践机会,探索更加符合卓越工程师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建设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体系,联合企业共同培养能够解决储能产业“卡脖子”技术和企业急需关键技术的优秀人才。平台已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中石化、南方电网、比亚迪、东方电气、上海捷氢、玉柴芯蓝、天合储能和金风科技等企业签署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支持专项博士生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并鼓励企业优秀青年技术骨干申请攻读定向博士生。

  国家储能平台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布局,坚持“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发展,产学研教协同、实施开放共享”原则,发挥地方区域性特色优势共享产业和教育资源结合,加强对储能领域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升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燃料储能、储能装备与系统重点前沿方向的科研能力、科技攻关能力和水平,解决储能领域“卡脖子”问题和企业技术难题,打通储能领域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集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2023年,是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是天津大学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储能平台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国家储能平台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等平台重点工作,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